一、科學性
景區標識牌設計的科學性包括:標識標記、標數、說明及名稱的準確性,標識顯示的易辨性,標牌材質適應性及色彩的實用性。
(1)標識的準確性
不論是標牌、表牌、面板都具有標識和裝飾的雙重作用。就標識作用而言,品名、型號、規格、技術條件、刻度指示、文字說明等,必須清楚、準確。標識準確與否,直接反映出產品質量及精度的等級。
(2)標識的易辨性
景區導視牌顯示是人機對話的語言。人們通過標識操縱設備,設備通過標識顯示,作出相關信息的語言反饋。因此,標識必須易于辨認,文字、刻度必須準確、清晰,使設備的語言清楚。
(3)材質的適用性
用于制作標牌的材質種類很多,如常用的金屬材質有銅、鋁、不銹鋼;常用的非金屬材質有塑料薄膜、硬質塑料等。其中哪種材質用于哪些環境,具備哪些特點,在設計時必須進行科學的分析。必須了解各種材質的性質,如金屬標牌,若無嚴密、牢固的防蝕刻的保護層,應優良禁止用于有蝕刻性液體或氣體逸出的設備上。如三氯化鐵、氯化銅、硫酸銅、過硫酸按、氯化鋅及酸、堿等溶液和氣體,對銅、鋁等都有很強的蝕刻作用。短則幾天,長則數月就會使這些標牌面目全非、無法辨認。
非金屬標牌,不宜用于高溫環境中工作的烘箱、熨斗、電熱爐、塑料縫合機等熱加工設備,以免溫度過高使其變形或提前老化,嚴重者致使材質熔化或炭化。不同的材料,都會有不同的特征,切不可憑設計者的想象而臆斷。任何材質在具體的產品上,都有一定的適用領域,否則,不但反映設計者對材料適用性能方面的認識不足,同時也將會給社會產生極大的資源浪費,大把資金有可能毀于設計者主觀臆斷的一筆之下,
各個時期的標牌產品的設計,都應會留下時代的烙印,記載著時代進步的歷程。例如:文革期間標牌產品的設計,不能缺少當時的政治性標語,色彩不能缺少紅色的基調,設計受到一定的限制;改革開放后,設計思想逐步得到開放,有條件借鑒國外新潮的風格;世紀年代末期,注重與國際工業接軌,產品標牌的設計風格有了較大的改變,不同類型的工業產品,都十分注意標牌對產品的裝飾作用,形成多種風格,以其個性化的設計,展示產品的性能;很大一部分的標牌產品是隨同外資企業、合資企業的產品配套,而直接轉向國際市場,這一時期的標牌設計的特點是更加注重新材料、新技術、新結構的運用。技術正是這一時期有代表性的設計